近日,昆明学院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生动铺展。以“弘扬聂耳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师生们从翠湖畔的聂耳故居起步,途经校园内庄重的聂耳塑像,最终抵达西山之巅的聂耳墓,沿着这位人民音乐家成长的清晰印记,用脚步丈量信仰之路,沉浸式感悟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所迸发的永恒力量。
故居启程,触摸赤子初心

在聂耳故居古朴的院落里,青年聂耳胸怀家国、勤奋求学的岁月仿佛触手可及。讲解员深情讲述着他在昆明度过的青少年时光,以及音乐天赋初绽的历程。学生们驻足凝视泛黄的史料与旧物,低声诵读聂耳忧国忧民的书信文字,历史的回响与年轻的心跳在此刻同频共振。故居作为起点,让师生们深刻理解了伟大精神孕育的土壤。
校园承志,塑像前重温誓言

队伍回到昆明学院,肃立于校园内的聂耳塑像前。塑像凝望着莘莘学子,无声传递着“为时代呐喊、为人民发声”的使命。全体师生唱响《义勇军进行曲》,歌声激昂,承诺将聂耳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刻,“聂耳精神”从抽象概念化为具象传承,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
西山追思,丰碑下汲取力量

行程的终点,是松柏环绕、庄严肃穆的西山聂耳墓。师生们列队拾级而上,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举行祭扫仪式。在象征着聂耳23载壮丽生命的23响象征性礼炮声中,大家默哀致敬,向这位以《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民族强音的英魂献上洁白鲜花,寄托着无限哀思;深深的鞠躬,表达着崇高敬意。
行走课堂,思政教育新范式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太震撼了!故居、塑像、墓地,三个地点串起聂耳的一生。站在他长眠之地唱国歌,那份为国而歌、为民呐喊的激情,比任何课本描述都更直击心灵。”一位参与学生激动地分享道。
昆明学院此次创新打造的沉浸式思政课,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将深刻的理论教育融入鲜活的历史现场和深情的实践体验。沿着聂耳的足迹,师生们不仅重温了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奋斗的光辉历史,更在行走中思考,在感悟中升华,汲取了澎湃的精神滋养和前行动力。它生动证明,红色基因的传承,可以在贴近历史场景的行走中焕发强大生命力。
同学们纷纷表示,聂耳精神是昆院学子宝贵的红色资源。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血脉,让聂耳不朽的旋律激荡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