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教育网 时间:2017-12-05 09:34:37
11月29日,由全国2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走进昆明学院。在近一天的采访中,记者们走进该校体育学院、旅游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以及学校轨道交通工程实验室、农学院、滇池流域生态文化博物馆、艺术众创空间,深入了解这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的发展之路。
座谈交流会上,昆明学院党委书记陈永明对媒体记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昆明院要加速发展,要转型发展,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努力奋斗开拓和进取,离不开社会的关心监督,也离不开媒体的支持。”此次媒体昆院行,他希望记者们在学校多走走看看,把学校的亮点、特色推荐给社会公众,为学院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昆明学院办学历史既古老又年轻,追溯到昆明师范学校我们已有100多年历史,从本科办学历史来说我们才有13岁。”座谈会上,昆明学院校长黎素梅介绍,学院是2004年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原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昆明大学合并的基础上整合昆明市优质教育资源组建而成,是昆明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学校现有21个教学单位,面向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本科专业51个,特色专科专业17个,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是云南省学科最全的高校,也是著名音乐家、国歌的曲作者聂耳的母校。
随后,媒体记者们纷纷对学校转型发展、人才培养、服务云南重点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方面进行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当动感的音乐响起,身着华丽舞服的昆院学子跟着节奏跳起拉丁、伦巴、恰恰等舞蹈,令人目不暇接。走进昆明学院体育学院训练馆,记者们现场感受体育舞蹈的魅力。
据昆明体育学院院长孙晓坤介绍,学院把民族文化融入体育舞蹈中,组织专家团队创编了“彝族拉丁、佤族拉丁、傣族华尔兹”三套民族体育舞蹈,并在全国大中小学中推广,把民族体育舞蹈推广进校园、进比赛,并多次组织云南省中小学大课间活动。积极发挥中国大体协体育舞蹈分会的引领作用。
“看到他们的舞蹈展示,我都想加入他们一起跳了。”昆明教育电视台记者廖廷盛说,热烈的氛围让他感受到冬日里的温暖,学子们配合默契,眼神交流到位,专注投入让人感受到他们对专业的热爱。
走进昆明学院轨道交通工程实验室,地铁里最常见的售票系统、昆明地铁项目沙盘、地铁车厢等映入眼帘,牢牢抓住网媒记者们的眼球。据了解,为适应蓬勃兴起的昆明城市轨道交通跨越式发展应用型人才需求,昆明学院建成了轨道交通工程实训基地。
据轨道交通工程实验室主任戴丽玲介绍,昆明学院与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两方合作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实习实训基地,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学校与昆明轨道公司采取了多项校企合作办学的举措,包括聘请轨道公司的专家担任交通运输专业兼职教授,定期开办职业资格培训班、开设专业讲座、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组织学生下企业参观学习、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进修实践、建立技术合作关系,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组织、技术攻关等,从而与企业建立广泛亲密的合作关系,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就业门路。
一走进昆明学院农学院,学生们以白族三道茶欢迎媒体记者的到来。这边三道茶的余香未尽,那边食品专业学生自制冰淇淋又马上俘获大家的味蕾。而另一边观赏植物展示区“梦幻玻璃房”透明落地窗里,各种各样的植物、鲜花露出勃勃生机,惹得记者们纷纷拍照留念。
昆明学院农学院党总支书记郭丽红介绍,展示区拥有118个花卉栽培品种,共定植观赏植物24000余盆(株)。该区承担着园艺、园林、花卉等本专科专业学生的花卉、果树、园林景观和蔬菜等课程实习和集中实践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现已成为农学院专业实践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主要场所。“由学院汤南城老师创办的昆明晨欣花卉集团公司现已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涉足生物科技、花卉、绿化工程、物业管理和茶业餐饮行业等实现盈利8千多万元,上缴税金400多万元。”郭丽红说。
据了解,昆明学院农学院每年为省、市承担决策咨询课题,为昆明市各县(市、区)做一批有影响的项目,为一批大型企业员工培训、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广泛深入地开展对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让科学研究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升级做出贡献。
生态文明博物馆传诵滇池流域的“前世今生”
依依不舍的离开农学院观赏植物展示区,媒体记者们来到了云南省首家湖泊生态文化博物馆。这个坐落于昆明学院的滇池流域生态文化博物馆,一直默默诉说着滇池的“前世今生”。
馆内,那些蕴含在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有关滇池流域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元素及居民习惯和经验中的生态认知,不断被寻觅、被探索的湖泊治理与保护的答案等内容,经过系统化的整理正记录和叙述着滇池的变化……滇池流域生态文化博物馆不仅成为培育和弘扬绿色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也逐渐成为激发昆明城市文化自信的一个极为活跃的因子。
钱春萍说:“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直观的领略生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也可以感受到全方面、多角度的滇池生态文化。” “滇池博物馆让我有机会详细了解滇池以及云南的水系分布特征,增长了见识”,华龙网记者赵颖认为,滇池微景观制作形象逼真,更有意思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真实的水藻形态。
“之前也没想过可以把自己的爱好变成创业项目来运作。”刚走近昆明学院众创空间,一阵咖啡香气扑面而来,二楼工作区一片繁忙景象。几个惟妙惟肖的陶艺摆件吸引了网媒记者们的注意,这是昆院学子的一个创业项目。昆明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大四学生王艺瑾介绍,去年她们出于爱好制作陶艺,经教师推荐进驻了众创空间成立工作室,团队已有15人,主要做民族工艺品摆件培训、体验、销售等业务。学校提供场地、平台,不时邀请创业大咖给他们上课,让他们学到了很多创业知识,并获得了校内举办创业大赛的二等奖。
学校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夏体渊博士介绍,创新创业学院成立已有月余,将着力培育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据悉,昆明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贯彻落实创新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和全校“一盘棋”思想,形成了“一个核心”、“二个保障”、“三个结合”、“四个推进”、“五项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着力培养“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会创业”的新型人才,服务云南跨越发展,为云南推进八大重点产业和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西双版纳、丽江古城、轿子雪山等云南元素遇上鸡尾酒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走进昆明学院酒水实验室,来自全国的网媒记者们找到了答案。现场展出以云南地名、特色旅游景点命名的鸡尾酒,均为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践成果。
展台前,西部网记者王帅手持一杯色彩分明的鸡尾酒细细品味,“全国鸡尾酒大赛第一名作品在我手心。味道由浅到重,从淡淡的苦味酸味渐变,由一口冰凉的甜收尾,层次分明欢畅淋漓,人生从此升华。敬高原上鲜艳的蓝天白云,青春洋溢的学生将自己画进哪些如诗如画的银杏边,空气比酒还醉人。”
在另外一边的昆明学院旅游学院烹饪实训中心,数十位烹饪营养教育专业学生正在中餐实验实训室进行课堂实践。大三学生赵弘广介绍,他们是四年制本科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后毕业不管是当老师还是去酒店工作,都非常抢手。”赵弘广说。
这个刀挺重的,时间长了肯定手腕很痛。”大众网记者满德利亲自上手体验“切胡萝卜丝”,经过一旁学生的技巧传授,他也成功切出了粗细均匀,根根分明的作品。
“现场展示的教学成果只是旅游学院专业建设的一个缩影。”据昆明学院旅游学院院长田芙蓉介绍,昆明学院旅游学院成立于1986年并于同年招生,是云南省高等院校中旅游类专业创办最早的学校,也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旅游类专业最为完整的院系,现为昆明学院重点发展的应用型特色院系。
精致的刺绣、考究的陶器、民族特色浓郁的扎染……下午,“昆明学院艺术众创空间”里,学校师生们创作的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获得网媒记者的点赞。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的作品轻轻松松就掳获了网媒记者的心。
据美术与艺术学院书记罗进介绍,非遗文化产业是云南省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以非遗文化产业为依托,学校建立起了文创众创空间。现已有15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侧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聘请民间工艺大师进行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承,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中让学生更多体验专业技能的实践锻炼,发挥青年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
据悉,经过近三年的建设,昆明学院已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平台:建成了4个研究平台、2个民间工艺孵化基地、4个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