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19日,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环境健康云南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昆明组织召开了“清洁水土与健康农业”学术交流会。会议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湿地学院)、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昆明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及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相关专家,共同商讨云南高原地区清洁水土与健康农业研究领域的研究挑战及协同攻关。

8月18日全天,在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昆明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周圆高级工程师主导下,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夏体渊研究员、常学秀教授、裴莹博士,南京农业大学徐志辉教授、谈泰猛博士,云南大学陈小兰教授,西南林业大学马子雅硕士生等代表,赴通海县农业生产基地开展资料收集与现场采样工作。通过与通海县农业农村局领导小组交流座谈、田间调查及现场采样,掌握了杞麓湖流域农业产业结构及种植区划、水土环境质量现状及制约健康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8月19日上午,参会代表首先参观了高原湖泊生态与环境健康云南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室,了解了中心的软硬件条件。在随后开展的团队研究特色及合作计划交流会上,常学秀教授介绍了本次交流会的背景、目的及参会单位及人员情况,任禛副院长介绍了学校及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合作需求,徐志辉教授、向萍研究员、段仲昭博士及徐胜光教授分别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研究团队与产业化推广、西南林业大学农林产品质量安全与环境健康研究团队、昆明学院高原湖泊蓝藻生态与环境健康研究团队及生物炭研发应用团队的研究特色及合作意向。
我院向乾乾博士及字劲眉博士共同主持了8月19日下午的学术报告环节,南京农业大学徐志辉教授及谈泰猛博士分别开展了“芽孢杆菌生物肥料作用机制及其种质创新”、“芽孢杆菌SQR9根际生物膜促进植物铁吸收的分子机制”学术报告;西南林业大学向萍研究员系统介绍了“地质高背景区农林源食品重金属人群膳食健康风险精细化评估与有效阻控研究”;我院任禛教授、侯秀丽教授、徐胜光教授、向乾乾博士及李绍香硕士生分别开展了题为“云南东川铜尾矿AMF-植物联合修复组合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矿区耐性植物狗牙根根系分泌物与解磷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设施园艺土壤生物肥料改良技术研究进展”、“四种叶菜类蔬菜对微囊藻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铜绿微囊藻胞外分泌物对生菜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等学术报告。来自参会单位的6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本次学术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助于实现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学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位点培育“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而且组建了以“清洁水土与健康农业”为共同目标的合作研究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平台展示、团队对接与学术研讨,为后续联合攻关、项目申报与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云南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清洁生产及人群健康防护贡献智慧资源。